(深夜手机屏幕的微光里,拇指无意识刷新着页面。某瓣吃瓜组突然跳出带火焰符号的标题,你点开时充电器接头微微发烫,空调水滴在窗台的声音突然变得很响。)

热评第一条的emoji暗语让评论区出三百楼解码党,某三字顶流被扒出跨年晚会耳返里循环播放的竟是《大悲咒》。营销号开始联动发九宫格,第三张糊图里保姆车后窗隐约露出半张侧脸,超话大粉连夜写小论文论证那是艺人戴着痛苦面具做针灸理疗。
(刷新键按到第47次时,匿名区冒出带音频的树洞帖。背景音有玻璃碎裂声和某综艺里听过的标志烟嗓笑声,吃瓜er们正用0.5倍速扒声纹,你在进度条第13秒按下暂停——这不就是你表姐工作的那家私人会所电梯里的《茉莉花》变调版?)
突然所有相关词条变成紫失效状态,但微信群早传疯了18秒语音转文字版。表情包大战持续到凌晨三点,有人发现某品牌官网悄悄撤下了代言人开机动画。当你终于困得握不住手机时,特别关注弹窗提醒:当事人微更新了张柴犬打哈欠的照片,配文"汪星人连夜补习《金刚经》"。
(充电量显示97%,阳台外传来早班公交的报站声。你截下最后一张反转神评,在#当代猹的自我修养#话题下打下:"瓜田里的闰土,刺猹的钢叉变成了5G"。)